石牌坊的历史起源
石牌坊,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一种象征,历史源远流长。石牌坊的产生和发展与三种建筑关系密切,这三种建筑分别是华表、门阙和衡门。
石牌坊的华表在汉代称恒或横木,初是木制的,主要立在官署、驿站、通衙大路上,是一种标识性建筑,作用相当于现在的路标、路牌。唐宋以后原始的功能逐渐消失转而成为一种具有纪念性和装饰性的柱子,用于官署、坟墓之前,随时代的发展现用的柱子都已经改为石制的,与现在建造的石牌坊相近。
石牌坊的门阙也叫阙门,又叫两观、象魏,是古代一种位于重要地方比如皇宫、官署大门通路两旁的望楼式建筑,初用于警戒瞭望,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外大门。由于出入这些地方的人众车马很多,为了确保安全,才修建了这种类似单体碉堡的建筑,以便守卫人员警戒盘查、登高眺望。秦汉时期,阙成为流行一时的装饰性建筑,被大量应用在宫殿、陵墓前。这时的阙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在两阙之间安有大门,类似于后来的棂星门牌坊。在成都发现的汉代画像砖上,已经有形状近似于后代牌坊的门阙了,这种阙后来发展得愈发高大雄伟,终成为现代北京故宫午门的样式。它的功能除原有的防御作用外,更加注重了本身的装饰性,以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另一种是没有大门的阙,保存至今的河南登封太室祠石阙、山东嘉祥武梁祠,都属于这种无门之阙。这种阙,两阙之间的距离都在七八米。因为通常建于祠庙、陵墓前,中间的空道被称为神道,这种阙也叫神道阙,发展到后来成为纯粹的纪念性建筑,也就是石牌坊的前身。
石牌坊的衡门,是石牌坊众多来源中为重要的,《诗经、陈风、衡门》中记载:“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意思是说可以在衡门下休息歇脚,这是早有关衡门的历史记录。《诗经》是我国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也就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收集的基本是从周初到春秋中期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断,“衡门”在春秋中期就已经出现。衡门是用两根柱子分别置于两边再在上面架一根横梁,是我国有确切历史记载的早、原始、简单的门,也是石牌坊的雏形。到了汉代,在原有衡门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加高加厚,再在上面加个檐顶,就是石牌坊的雏形门---乌头门。乌头门的形成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衡门,另一个就是华表。因为主要建立在重要的官署等部门前,在两个表之间架上横梁,再安上大门,就是一座气派的乌头门了。乌头门盛行于汉代,到了唐代有人叫表揭、阀阅,到了宋代,百姓都叫棂星门。关于棂星门的来历,历史中记载,棂星就是“灵星”,也就是的“天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