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豫之门怎么报名、鉴宝时间,怎么参加:天下收藏古玩街(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东三街)。
华豫之门名师讲堂
王莽时期是汉镜作品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经常可以看到铜镜上的浮雕铭文,镜面具有一贯严谨的艺术效果,一直流行到东汉时期。东汉初期,以普通镜和方镜为常见,到了中期,常见的盘龙镜出现了轴对称的纹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铜镜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铜镜制作进入了衰退时期。铜的消耗量大大减少,品种不多样,质量相对较低。铜镜的创新很少,多沿用东汉中后期的铜镜形制。三国时期的铸镜业还处在一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神魔镜、花鸟镜、图案镜、彩佛镜、妖怪镜等,出土量较少,质地轻薄粗糙。与汉代相比,三国时期铜镜的外层变得更厚了,但还是沿用斜面的造型,镜柄大,内连镜弧纹的弧度比较平缓。圆弧上有更复杂的装饰图案,如虎、龙、鸟、凤、花等。
隋唐时期的铜镜
隋唐铜镜铸造业十分兴盛,其造型、图案、雕刻与汉代镜完全不同。那是我国铜镜历史上展示高工艺水平的时期。铜镜多为圆形,唐代中叶后出现太阳花、莲花形样式。其中,菱形和亚形是在唐代新出现的镜面样式,出现了带把手的铜镜。唐代中期,用金箔、螺旋、镶嵌珠宝等特殊工艺,制成精美的唐镜。主题风格不尽相同,但在镜面外观、整体设计、钮座、图案、边缘和精致度等方面都有一些共同点。唐朝鼎盛时期,出现了吉祥兽、鸳鸯、蝴蝶、葡萄、名贵花卉、神话传说人物等新的纹样。其中有来自中西亚和西亚的图案和装饰品,如狮子雕像和玩波斯球的骑士。有些镜纹使用散射、对齐和其他形式,不再强调镜像中心对称或左右对称。
唐代铜镜打破了传统的圆形和方形图案的局限,随着新的图案逐渐出现和成熟,图案因主题而变化,表现出各种艺术风格和技法。内容与新的艺术形式完美结合。这个时代的铜镜种类繁多,图案错综复杂,形状各异。镜子背面主要有民间生肖、吉祥妖怪、花鸟、吉祥花、童话、扇龙、八卦等图案。饰品的设计超越了原有的标准,不再局限于内外区域,跨区布局、整体浮雕等多种表现形式成为可能。唐代铜镜逐渐规范,各种铜镜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如四神镜、十二生肖镜、瑞兽镜等,都是这个时代常见的镜面。独具特色的铜镜造型、精巧考究的纹饰、日益精良的铸造工艺,都诉说着唐代社会的繁荣。唐代铜镜工业空前繁荣,唐代人民追求豪放、丰满、华美,以唐代“富贵”的形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花镜。
宋代铜镜
随着宋代文化和科技的发展,铜镜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宋朝的地主和文人经历了唐朝的繁荣社会后,审美倾向于山水花鸟的自然世界。这种审美自然体现在铜镜装饰艺术上。宋景的装饰题材主要是写生的花鸟兽鱼虫、小桥流水屋,写意于自然之美的“隐士”写生。宋镜有多种形制,以带把手的镜子为主。
唐代以前的铜镜以圆镜为主,方镜极少。宋代以后,铜镜除继承了圆形、方形、葵花、菱形外,更多地表现为向日葵和菱形镜面,其棱角与唐代不同。还有很多形制,如带柄、长方形、鸡心、盾牌、三角钟等。有许多以花、草、鸟、鬼、山水、小桥、人物故事为主题的简镜和铜镜,还有简陋的镜子和窄边有小纽扣的镜子,没有图案。还有虚构的镜子、人物故事和八卦镜子。所有这些特征都展示了强烈的生命气息。
辽、金及元代铜镜
金代作为对峙南宋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其社会经济交往频繁。铜镜深受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为了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其装饰和形式几乎完全相同。金代禁铜比宋代更为严厉。镜面铸造业掌握在政府手中。由政府和私营部门经营,但所有政府生产的铜镜都必须经过检查和签名才能在市场上交易。宋金时期对铜的流通有严格的限制,但人们对精致生活工具的追求、对铜镜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镜铸业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都促进了这一时期镜铸行业的繁荣和发展。
有许多仿照汉、唐、宋的铜镜,由于民族传统的差异,他们也有着不同的时代和鲜明的民族图案,有人物、双鱼、犀牛望月、柳毅传书、对弈图等。金代仿铜镜的边缘多刻有官方记载的字母和会标。元代的铜镜铸造工艺较为粗糙,镜身较厚,直径较大。元代仿古镜主要仿制汉代连续圆弧镜、唐代花镜、宋代人物故事镜。
明、清时期铜镜
明代的铸镜业比宋元时期更兴盛,数量虽比宋代少,但大部分镜面比宋镜更重、更大。但明代缺乏创新,主要继承了宋前的镜形。隆庆之前,明经崇尚纹饰。镜面比宋元铜镜更规整,棱角比宋元更精妙。明代宫廷镜比民间铸镜黄铜质量更好,铸镜更精巧,图案更精细。明代铜镜主要采用宋代风格和重刻铭文。铭文多见“金玉满堂”“状元及第”“五子登科”等字样,也有部分刻在镜钮上。它表达了使用铜镜的人对吉祥寓意的追求以及对平安和防灾辟邪的期望。这一时期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铜镜与民俗融合,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明清时期的铜镜已经不复宏伟精美,但确实描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